遗尿怎么办?遗尿岂可“今日复明日”
遗尿怎么办?什么情况下属于遗尿呢?遗尿症是指儿童在5岁以后,仍然不能控制排尿的现象。国际上统一的诊断标准为:56岁每月至少尿床2次,6岁以上每月至少尿床1次者。有时候遗尿症是功能性的,比如膀胱容积少,有时候则是心理性的,比如精神紧张。有的遗尿症可以自愈,而有些遗尿儿童经过一定的治疗,都能摆脱遗尿的困恼。
遗尿症的种类
遗尿症可分为夜间尿床、白天尿裤、夜间尿床+白天尿裤三种,夜间尿床的情况比较多。一般来说,遗尿症会逐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好转,但有时不进行治疗的话,而成年期还会出现遗尿。
遗尿症的病因
1、遗传:父母有遗尿的先例,而孩子发生遗尿的几率比较高。
2、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:一般来说遗尿儿童的膀胱容量都较少。
3、心理:如果因为家长吵架、压力大等发生精神紧张的状况,也会使得遗尿的情况不能好转。父母发现孩子遗尿不要一味的责骂,要帮助孩子树立战胜遗尿的信心。
4、睡眠过深:睡眠过深,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,使之发生反射性排尿,形成遗尿。
5、排尿训练不当:教会宝宝排尿的方法要适当,不要强迫宝宝排尿,也不要多次叫醒宝宝,更不能放任宝宝遗尿,一味地使用尿不湿。遗尿症者只能在安慰、鼓励情况下进行治疗。
6、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:儿童遗尿主要是由于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功能尚未成熟,夜间不能分泌足够的抗利尿激素控制排尿,并与神经内分泌系统整体发育不完全有关。
遗尿怎么办
1、调整饮食:每天下午4点后,让宝宝少饮水,晚饭最好少吃流质,宜偏咸偏干些,临睡前不要喝水(夏天除外),也不宜吃西瓜、桔子、生梨等水果及牛奶,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。
2、起居有度:避免小孩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,最好能坚持睡午觉,以免夜间睡得太熟,不易被妈咪唤醒。
3、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:养成每天睡前排干净尿的习惯,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。
4、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和衣裤:睡觉的被褥要干净、暖和,尿湿之后及时更换,不要让宝宝睡在潮湿的被褥里,潮湿被褥会使孩子更易尿床。
5、建立条件反射:经常发生遗尿的孩子,他的遗尿时间往往相对固定在半夜的某一段时间里。家长可以在孩子经常遗尿的时间前叫醒孩子,或用闹钟叫醒孩子,让他自己起床小便,坚持一段时间,就能形成条件反射。以后每天晚上到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起床小便,遗尿也就自然消失了。
6、膀胱功能锻炼:督促宝宝白天多饮水,尽量延长两次排尿间隔的时间,促使尿量增多,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。鼓励宝宝在排尿中间故意中断排尿,从数1至10,然后把尿排尽,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。
7、想象法:孩子上床睡觉后让他闭上眼睛,想象夜里一有尿意就要自己起床小便,一直想到睡着为止。这样,孩子往往在夜里有尿意时会自觉地醒来小便。
8、艾灸法:点燃艾条,在神厥、中极、水道以及脚心处的涌泉等穴位上轮换熏灸,当灸到皮肤灼热难忍时换穴再灸,每次共灸半小时。以夜间尿床为主的孩子,睡前灸;如果是白天尿裤子的话,早晨起来后再灸。两种情况都有的话,就早晚各灸一次。连灸一周,症状消失时即可停灸。如果遗尿再次反复时,可按照上面的方法再坚持艾灸一周。
遗尿食疗方子
1、荔枝鸡肠汤:荔肉7枚、公鸡肠1具(切断),水煎熟,每日分2次服食。适宜于小儿遗尿。
2、韭菜子饼:韭菜子10克(研末)、面粉60克,加水和面成团,烙成小饼。可当点心服食。有温肾止遗之功效,对小儿先天不足而遗尿有效。
3、甲鱼肉桂汤:甲鱼1只(250克左右)、肉桂3~6克,隔水蒸熟。加盐调味服食。可连服23只,功能阴阳并调,益肾止遗,适用于小儿遗尿症。